開拓無止境 創新無極限
發布時間:
2010-11-20
點擊率:
文章標簽:
承載著亞邦化學夢想與希望、凝聚著亞邦化學心血與智慧的順酐五期于9月底順利開車了!這不僅是張文俊董事長設計的企業產業鏈結構、循環經濟理念的輝煌一筆,也是企業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的又一壯舉。伴隨著陣陣清爽秋風而襲來的桂花飄香,常州亞邦化學又收獲了一枚金燦燦的果實,這必將激勵廣大亞邦化學員工滿懷信心繼續投身到企業發展的洪流中再展宏圖。順酐五期的投產再一次展現了亞邦化學勇往直前、永爭第一的開拓進取精神,因為五期無論從設備、技術、消耗和人力上都比以往各期有了明顯的改進,所以稱五期為精品,那么它精在何處呢?
首先說說氧化設備。五期的氧化反應器列管有35000根左右,是普通反應器的3倍多,設計年產能20000噸,列全國之冠,世界之^。此裝置利用氧化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能轉變成蒸汽而將輸出蒸汽設計了高、中兩個壓力不同的汽包,高壓汽包壓力達50kg,供五期汽輪機工作;中壓汽包壓力有17kg,變壓后輸出到蒸汽管網,供化工區使用。兩個汽包還設計成只用一臺鍋爐水泵供水,在節約了電能的同時還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生產設備安裝的同時,還同步安裝了氧化反應尾氣焚燒吸收裝置,在尾氣能達標排放的情況下還產出高質量的商品蒸汽。在全世界都重視環保、節能的大環境下,該設計可謂迎合了潮流方向,貼合民心民意。其次說說精制設備。五期精制單批投產量與三期相近約270噸/釜,但塔盤設計比三期更好、更大,反映在送酸水的能力上,每小時送酸水達13立方以上,是順酐一期或二期的2倍,五期氧化所產的酸水基本能自己消耗,氧化生產能力和精制負荷剛好匹配,減少了向其他車間互相翻料的環節,使生產協調同步。由于都是單套設備,和前幾期相比,崗位人員精簡了,產量反而大增了,這是一個大膽、創新的設計,也是一個降本節資的實踐。再來說說供風裝置汽輪機。氧化反應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空氣參與反應,原來都用電動風機向反應器送風,后來逐漸換用蒸汽汽輪機,像二期用的是全凝式汽輪機,用汽量小,但蒸汽進去以后都化為凝液,沒有蒸汽輸出,風量不好調節;四期用的是背壓式汽輪機,蒸汽進出口壓力是設計的固定值,雖有低壓蒸汽輸出,但風量也不能調節;而五期使用的是抽凝式汽輪機,可通過調節汽輪機出口蒸汽壓力來調節風量大小,方便操作還節約蒸汽。另外,前幾期的風機吸入口都用濾布過濾空氣中的雜質,每月要更換兩次,耗資耗力。而五期汽輪機的吸入口用的是機械的濾桶過濾方式,只要一年更換一次,不僅壓力穩定,還經濟實惠。從上看來,順酐五期的設計亮點完全符合環保、節能、降耗等管理初衷,相比原來上馬的順酐項目可以說是跨了一大步,上了新臺階。
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變革,而改革創新的目的是在注重環保的前提下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率,從而為企業發展增加新的動力,創造新的發展機遇,也只有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真理,持之以恒地開拓進取,多出精品,常出精品,企業發展才有不竭之源,企業輝煌才能指日可待。
上一條:攜手并進 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