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股份:推行“質量環境二合一體系”嘗到了甜頭
發布時間:
2012-08-11
點擊率:
文章標簽:
“^高管理層有較強烈的質量管理、環保和安全意識,質量環境方針和經營理念充分體現了持續改進的要求,形成了良好的糾防機制,目標指標和各部門KPI的變化,也充分體現管理層對持續改進的要求和迫切期望。LRQA進行技術評審,同意推薦注冊,并向該公司頒發認證證書”。
染料股份公司從2008年10月開始策劃建立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并在2009年6月通過認證審核獲得英國勞氏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證書。2010年,ISO9001:2000版升級為ISO9001:2008版。到2012年,兩體系運行了三年,經歷了英國勞氏6次監督審核。在這三年以來的6次監督審核中,沒有任何嚴重不符合,每一次都得到了審核組老師的好評。今年6月18至21日,再次迎來了勞氏公司審核組成員的換證審核。經過7人天的全面審核,沒有嚴重不符合項,體系在三年中得到了持續提升,管理體系運行有效,體系證書順利換證。
被動抗拒到主動要求——體系意識的改變
體系是一種規范化的管理工具。它依據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通用標準,結合公司特點建立的一套完善的、規范的管理流程。在建立之初,每個部門都有自成體系的管理規范,每個人都有約定成俗的管理習慣,而體系的要求沖擊著原本的管理模式、批判著不符合標準的工作習慣。從部門領導到基層員工,都充滿了抵觸的情緒。公司從多角度提升員工意識。一方面高薪聘請認證公司的培訓講師對公司管理層進行培訓,增加對體系管理的了解,明確體系管理的優勢,同時通過宣傳欄張貼體系基本概念,幫助基層員工提高對體系的認識;另一方面,組織內部審核團隊,委外培訓體系審核知識,加強內部審核力量,協助部門標準化管理流程的建立。并選取一個車間作為“試驗田”,突出實施體系后的管理優勢,發揮領頭羊的作用,逐步在其它車間推廣。隨著工作的深入,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漸漸正確理解了體系的作用,感受到了體系管理帶來的優勢。現在,作為管理部的主管,我常常接到“請你們內審員有空多到我們部門去看看,幫助我們尋找隱患,用你們的眼睛幫助我們管理”的邀請。
不規范到流程化——管理制度的提升
沒有管理體系的公司文件顯得較為凌亂。各部門遵循著自成體系的管理模式,甚至有些是經驗管理。在公司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連貫系統化的管理規范。建立體系后,形成了《一體化管理體系手冊》和《程序文件》,規范了公司綱領性的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部門之間銜接的方式方法。在體系運行的三年中,經過了多次修改和換版,文件逐步完善。2010年,為了規范現場管理,編制了《6S管理手冊》。為強化體系的基本概念,管理部在2012年編制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合一體系基礎知識手冊》。2012年上半年,在《程序文件》中,增加了各部門的主要管理過程流程圖,使過程管理可視化,讓流程更易于理解。
自我關注到關注全局——共贏格局的形成
自古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隨著時代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那種“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日子已不復存在。我們依托三體系的管理,不僅僅關注自身的工藝和產品的質量,同時關注我們的相關方,形成一種合作共贏的格局。一方面,關注供方,對供方進行評價,關注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產品在可追溯性上的要求,表明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應履行的義務;另一方面,關注客戶,協助制定產品的使用方法,提供工藝上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分析產品的具體性能,使其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合理應用產品。通過對上游供方和下游客戶的有效溝通,原材料好了,我們生產優質產品就有了基本保障,而客戶得到了有效的支持,也更加依賴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這種良性的循環給企業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年以來,體系在公司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體系管理沒有終點,PDCA螺旋式上升,持續改進的要求始終鞭策著我們前進。我相信,有了全員的參與,規范的流程,合作共贏的格局,企業將會闊步向前!到再一個三年換證的時候,企業的管理又將會有一個更大的飛躍!
